自我本尊——实验影像作品展

访谈:艺术家谢思冲对话策展人张芳,10月26日(周六)17:00-18:00

开幕式:10月26日(周六)18:00-20:00

October 26 – December 23, 2019

Press Release

奕来画廊荣幸宣布推出展览“自我本尊——实验影像作品展”,集中展出八位中国当代女性

艺术家的作品。与行为艺术近似,影像艺术也属于在20世纪60年代才得到艺术界广泛关注的新媒介,其实验性与开放性给予女性艺术家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传统中发掘自我视角的机会。1996年,中国举办了首个影像艺术展览“现象和影像”。纵然时间上相较西方国家晚了数十年,这并不能阻挡中国前卫艺术家充分地应用这一异域的媒介,将影像看作反映自我的化身,进而挑战传统绘画的地位。由张芳策划的“自我本尊-实验影像作品展”呈现了中国女性的自我探寻之旅和超世之途。该展览将于2019年10月26日至2019年12月23日举行。

参展艺术家
崔岫闻、郭桢、何成瑶、胡海博、胡佳艺、刘茜懿、文慧、谢思冲

崔岫闻于2008年获全球华人女性艺术家双年度大奖,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

她大胆地向文化禁忌发起挑战,引发了有关性别和精神话题的激烈讨论。她惊世骇俗的影像作品《洗手间》(2000年)拍摄于北京一家当红卡拉OK的公共洗手间,捕捉了现代中国女性在私密环境中不为人知的真实一面。通过《洗手间》,崔岫闻将这些女性在脆弱时肆无忌惮释放出的性别天性暴露在观众面前,进而质疑了社会文化加诸于女性身体及精神上的重重限制,反映出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宏观环境下文化发展模式的转型。

郭桢不仅因创作中国传统水墨绘画和民间风格的当代雕塑作品被人熟知,也在影像艺术这一新媒体领域中有所探索。《朔月亮》(2018年)讲述女性与水及自然之间的关系。女主角在水汽朦胧的玻璃背后沐浴,仅留下一个可供辨认的身影。玻璃前水滴滑落,由透明清澈转为殷红,暗示着女性的月事。影像中不见新月的视觉图示,却隐约暗示着女性与自然之间的隐秘连结。

与郭桢作品中指涉的女性身体及性别话题相呼应的是何成瑶的《广播操》(2004年)。

这位以时间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用胶带包裹住自己的身体,完成了一段广播体操。在中国,学校广泛采用广播操作为集体锻炼的形式,而且几乎是强制性的。何成瑶将束缚的身体与日常锻炼对立起来,暗示着个性压抑的反抗。纵然限制身体自由运动的胶带象征着当权统治的保守姿态,个体的自由欲望仍然难以撼动。

 

多媒体艺术家胡海博的作品《日夜-华尔兹》(2017年)是对人生的睿智隐喻。在无休止

的隧道中穿行,胡海博携观众目睹接连不断的街头剧表演,囿于虚实之间。无限的隧道不仅暗示着生命的循环往复,也彰显着时空的混乱错位。胡佳艺的《冰刀》(2014年)有着和胡海博作品相映成趣的黑色幽默。该影像展现了她最具代表性的行为表演性:艺术家在泥泞的建筑工地上滑“冰”,所谓的“冰”是一块锃亮的玻璃。她不断跌倒又爬起,直到精疲力尽,既坚定又疏离。艺术家并不为建筑工地的噪声所动。在飞速发展的工业化尘嚣中,她追寻内心的安宁和人性的微光。针对自然环境因现代化进程逐渐消失这一话题,胡佳艺的行为表演是带有社会批判意味的表达。

《天籁籁》(2012年)是2013年度“上海新青年艺术家奖”获奖者刘茜懿的作品。在这件

具有超现实色彩的女性主义作品中,女人(裸体/身体)不再意味着脆弱。相反,艺术家剥去了女主角身体的物质本性(Objectication),进而描绘出一个新天地的诞生,一个女性气质得到赋权的新世界。刘茜懿对于黑白渲染的娴熟运用强调了中国古典和现代文化之间在女性身体的认知和自我价值层面上的对立。文慧的纪录片《和三奶奶共舞》(2015年)也是一件浓墨重彩展现女性气质的作品,讲述了艺术家和她的“三奶奶”在阔别多年后的动人重逢。她们一起坐在凳子上的时候,文慧拉过三奶奶的手,和她一起跳舞。她们的穿着标记着代际间无可避免的鸿沟,然而当她们的身体交织连结时,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除了这件作品外,文慧早先利用录像口述的方式记录了她和三奶奶之间有关记忆和时间的对话。

谢思冲是2017年水磨坊艺术家驻地项目基金获奖艺术家之一。她讲述到影像《驴知否》

(2017年)是通过“练习/再绘画记忆”的方法重构了一段家族历史。以艺术家祖父在中国特定时期涂绘的一幅驴的绘画为核心线索,谢思冲以一种不加掩饰、动人心弦的方式披露了她祖父的政治遭遇。

本次展览将呈现一份电子画册,其中包含了策展人张芳的评论文章。

 

画廊问询

奕来画廊

Phil Cai, phil@galleryek.com | 212-255-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