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15 Years of Eli Klein Gallery

Curated by Janet Fong

September 28 – December 17, 2022

Press Release

艺术家:陳育強,周俊輝,方力钧,费俊,胡尹萍,李洪波,沈少民,沈正麟,孙原&彭禹,阮家儀

奕来画廊荣幸宣布推出群展《一件半作品》,以庆祝画廊在当代亚洲艺术领域的十五年征程。成立于2007年,奕来画廊已成功举办上百场展览,组织了众多博物馆合作,并在东方艺术领域树立起了独特的坚实地位。“1”是对过去成就和业绩总结,".5 "则代表了继续向前的动力,因为我们深信我们的项目将不断加强。

对应“1.5”,展览策展人方敏儿特邀十位艺术家展出一件半艺术作品,既不是单一作品也不是多件完整作品。这种形式刻意制造出一种留白,使概念上的不确定性与空缺成为直接呈现的内容。这也标志着我们试图利用当前的一件半作品去跟过去、当下、和未来相关联。展览由15件作品组成,与主题紧密贴合。

通过源自电影《V字仇杀队》的一幅油画和原创草稿,周俊輝表达了他对2018年在画廊做驻留艺术家的怀念之情。电影的男主角提到,"符号是由人赋予权利 Symbols are given power by people",这使人联想到自由城市纽约的文化价值,也是艺术家对自身和未来的寄语。

胡尹萍的《祖师西来意》由两件作品组成:杜尚的《泉》和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历史中的世界级大师从生活中提炼出经典,艺术家胡尹萍则邀请了自己老家乡下的阿姨,用她们熟悉的手工针织对这些大师作品进行重新解读与创作。阿姨们的妙手描绘与锦上添花仿佛使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殿堂级作品变成了1.5 件“玩世不恭”的艺术品。

方力钧的作品利用油画与水墨两种不同的媒介表述“一”和“半”的区别。油画是方力钧在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常用艺术手法,而水墨则是对他不断求变与寻求突破的有力证明。

李洪波此次展出的两件纸质作品,一件将被完整呈现,另一件则故意将一半拉伸到地上,只向观众呈现一个局部。作品有意回归到他和Eli Klein画廊愈十年的合作中最常展出的媒介——纸雕塑。

沈少民的《距离》由两幅油画构成,灵感源于艺术家Maurizio Cattelan的香蕉装置作品。两幅油画表面看仿佛是单独存在的两件完整作品,实质上只是“半件-半件”作品——二者必须放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一件”。沈少民在画廊展墙上绘出连接两件作品的标志线,在这12厘米的“距离”里,艺术家引出对商业市场的思考,重新审视艺术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陳育強展出的作品分别是《The Solid One》与《The Melting Half》,前者是后者高度的一半。二者通过对前人类时代山水风景的想象进行对“一”或 “半”的相关探讨。

与它的原型《Samantha》并列,沈正麟的《Samantha1/2》是一幅互动绘画,其创作过程和完成将由观众决定。观众可以自选一个圆环并用任意单一色或混合颜色将其填满。艺术家和观者之间的互动创造出全新的时空链接与不确定性。

费俊的《情绪日志》是根据艺术家的日常情绪,以人工智能生成的数码图像日志。在虚实共生的日常生活里,无论物理或虚拟世界,我们的情绪经常会受到周遭的人和事件的影响。《情绪日志》由人机协同完成,是主客观并置的原生数码创作。作品包括一系列人工智能生成的数码影像,以及由这些“情绪盲盒”般的影像随机生成的3D实体雕塑,无缝衔接着现实和虚拟世界,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阮家儀的《Urban Dove Fanciers》通过描绘养鸽人和鸽子的关系,引出了艺术家对城市与自由的探讨。作为“0.5”作品的一件鸟笼装置,《Free as an Urban Dove?》表达了对鸟类与其主人之间的从属关系的质疑。 也许这种关系也同样适用于重新思考我们与社会的关系。

最后,推动边界的艺术家组合孙原&彭禹为这次展览带来两件装置作品。其一看似稳固,另一则流变于不确定之中,两件作品通过看似矛盾的形态,影射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社会环境现状。在第一件作品中,一面美国国旗被扭曲地绑在两把铲子中间,两端铲子直立形成稳定的造型和国旗的扭曲产生势能差,似乎是为了引发某种警惕。相比于这“100%”全然如一的“确定性”,另一件实验装置则如同“50%”所代表的“可能性”,扮演过于不确定且混沌的角色——一只塑料手在水面上浮浮沉沉、不断做着不规则运动,而牵引其运动的机关却隐藏在水下深处。孙原&彭禹在这组作品中延续了长期以来对机械与结构的痴迷,各种部件的运动揭示了对世界的深刻隐喻:我们的社会体系有如一座机器,其规律和法则时而彰显、时而被藏匿。
 

关于方敏儿:

方敏儿是香港艺术馆客席策展人(2019-2022)、香港浸会大学研究助理教授(策展)(2020-现在)、移动美术馆(纽约、北京)总监 (2018-2020)、鲁迅艺术学院客席教授(2019-2020)、纽约IAER国际艺术交流及驻留联合创始人(2016-2018),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展人(2011-2014) 、首届深圳艺术双年展策展人(2017-2018),首届三亚艺术季策展人(2012-2013)。她拥有超过二十五年的艺术策划与行政管理和运营艺术空间和美术馆的丰富经验。曾先后协助建立当时全港最大的画廊空间-奥沙艺术空间与成为香港海事博物馆的创始团队,并在建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后的首年进入该馆工作,策划与运营该馆的新专案与展览、研讨会等工作四年。

方敏儿自2005年起曾策划许多专案,部分展览包括:“多元视野—八、九〇年代香港艺术新象”艺术史展,香港艺术馆,香港(2021-2022);“首届深圳艺术双年展, 罗湖美术馆,深圳(2018); “F.N.S.X. @未来历史”,深圳(2022);“博特罗在中国:费尔南多·博特罗作品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2015-2016)/中华艺术宫,上海(2016); “行迹可疑-盛剑峰当代艺术展”(2019),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 “M花园-张丹当代艺术展”(2018),宝龙美术馆,上海; “Second Nature: K11 chi 新空间开幕展”,k11 chi 空间,香港(2017); “接近美好生活-中国当代年轻艺术家群展”,纽约亚洲当代艺术周/凯尚,纽约(2017); “我要吃餐好”当代艺术展(2015),油街实现,香港; “英雄本色-一个与香港有关的当代艺术展”(由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主办),798仁当代艺术空间,北京 (2013); “CAFAM 双年展中国艺术家驻留-香港”(2015),Emergency Lab,香港; “我曾经在此—林东鹏个展”,凯尚艺术空间,纽约(2016); “下一个十年的当代艺术”,今日美术馆,北京(2011); “首届三亚艺术季,三亚” (由三亚市政府主办, 2012-2013)。

 

问询:
Eli Klein
eli@galleryek.com | +1 212-255-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