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晓春 - 艺术家 - Eli Klein Gallery

缪晓春1964年生于中国无锡,1989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获第二个硕士学位。上个世纪90年代,缪晓春开始了在艺术与先进科技领域之间的探索,2005年开始创作大型数字化作品。

作为中国新媒体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缪晓春不同媒介的作品以“科技作为当下的代表,古典作品象征过去”为主题相互呼应。他的摄影基于“多视角”的角度开拓了历史与现代世界之间的联系。他使用三维技术成功地在二维图像上创建了虚拟立体三维场景,将静止的画布转换为运动的图像,同时改变了传统的绘画观看方式,尤其是他对历史和未来的独特想象力为其杰出的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诠释和意义。他的作品是当代艺术与艺术史相和解的重要范例。

缪晓春近期的主要个展包括《陀螺舞》,奕來画廊,纽约(2019);《01变量循环——缪晓春 2006-2018》,华·美术馆,深圳,中国(2019);《Echo》,Galerie Paris-Beijing画廊,北京,中国(2016);《变形记》,凯尚画廊,纽约,美国(2016);《缪晓春个展——另存为》,白盒子艺术馆,北京(2015);《缪晓春2015》,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2015)。

缪晓春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的群展中展出,近期群展包括《策展课II——故事与结构》,华·美术馆,深圳,中国(2020);《The Big Picture - Giant Photographs and Powerful Portfolios》,菲奇堡美术馆,菲奇堡,马萨诸塞州(2020);《未来艺术学》,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深圳,中国(2020);《当速度成为形式,在屏幕里生活》,山中天艺术中心,北京(2020);《轨迹》,诺兰公园,加弗纳斯岛,纽约(2019);《新艺术史 2000-2018 中国当代艺术》,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中国(2019);《Life and Dreams——中国当代摄影与影像》,沃尔特收藏,新乌尔姆,德国(2018);《“十面埋伏”——另一种社会视觉的介入》,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中国(2018);《开放源——2018首届深圳艺术双年展》,罗湖美术馆,深圳,中国(2018);《刷屏/劳作:2018AMNUA摄影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2018);《杂种:绘画的幽灵》,白盒艺术中心,北京(2018);《中国当代摄影40年》,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2018);《亚洲之声》,西岸Arario画廊,上海(2017);《心灵的映像:当代中国艺术》,大都会亭,纽约(2017);《天外天》,三亚当代艺术馆,三亚,中国(2017);《Film Fra Kina》,西挪威应用科学大学,卑尔根,挪威(2017);《互补与契合》,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上海(2017);《Luther und Avant-Garde》,维滕贝格老监狱,维滕贝格,德国(2017);《中国,艺术运动》,电影动画博物馆,安纳西城堡,法国(2017);《天外天:国际当代艺术展》,E当代美术馆,深圳,中国(2017);《中国当代摄影40年》,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2017);《B3动态影像双年展》,法兰克福,德国(2017)。

缪晓春的作品被广泛收藏于公共机构和私人收藏。他现居住并工作在中国北京,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与数字媒体学院。